理论法学系统强化套路和基本点(四)-------宪法学
提纲:
1、 宪法基本理论(包括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)
2、 国家基本制度----第一章:总则
3、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----第二章:
4、 国家机构----第三章
5、 国旗国徽国都---第四章
相关法条:
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
2、宪法一、二、三、四次修正案
3、《立法法》
4、《选举法》
5、《全国人大组织法》
6、《国务院组织法》
7、《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》
基本点:
1、 中国近代首次提出宪法的人---郑观应《盛事危言》
2、 宪法特征:
1) 国家的根本法
a 在内容上,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、最重要的问题。
B 在法律效力问题上,宪法的效力最高: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;最高行为准则。
C 在制定程序上比普通法严格---刚性宪法。
2)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----宪法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。
3)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。
3、 宪法的本质: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反映。
4、 1215英国《自由大宪章》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宪法。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-英国
5、 近代宪法产生条件:经济条件、政治条件、思想条件
6、 美国宪法:1787宪法---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。
1776《独立宣言》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。确立了三权分立和联邦制
7、 法国宪法:1789《人权宣言》主权在民、权力分立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、罪刑法定、无 罪推定等资产阶级法制原则。
1791宪法:君主立宪制1875、1946、1958
8、 宪法分类:
1) 资产阶级分类:成文和不成文;刚性和肉性;钦定、民定、协定;蒲莱士
英国:《权利请愿书》《人身保护法》、《权利法案》、《王位继承法》、《国会法》
《国民参政法》、《男女选举平等法》、《人民代表法》
2) 马克思分类:资和社
9、 宪法基本原则:人民主权、基本人权、法制原则、权力制约
10、 宪法的作用:确认和巩固、限制和规范、指引和协调、评价和宣传
11、 宪法渊源:成文宪法典、宪法性法律、宪法惯例、宪法判例、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
12、 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:根本性、最高权威性、纲领性、相对稳定性
13、 宪法关系:主体、内容(权利和权力)、客体(宪法行为)
14、 宪法与宪政:静态、动态
宪法是宪政的前提;宪政是宪法的生命。
宪政特征: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
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
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
中国宪政:大力发展市场经济
真实科学的宪法
有相应的宪法文化为基础
必须安定而有秩序
15、 中国宪法修正案:
1988年:私营经济是补充;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。
1993年: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;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;坚持开改开放;
多党合作制度;家庭联产承包制;市场经济为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;县级3-5。
1999年: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;邓小平理论;依法治国;分配制度;双层经营体制、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;国家保护;引导监督管理;反革命-国家安全
2004年:1)基本政策:
a 三个代表入宪;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
b 爱国统一战线:全体劳动者、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
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、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。
C 国家鼓励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,并进行监督和管理。
2)人权方面:
a 土地征用要补偿
b 保护私有财产、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、可征收和征用
c 社会保障制度
d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
3)制度方面:
a 全国人大代表包括特别行政区的代表
b 戒严改为进入紧急状态
c 国家主席增加职权:进行国事活动
d 乡级人大3改五年。
16、宪法的事实和保障:
1) 原则:最高权威原则、民主原则、合法性原则、稳定性原则、发展性原则、
2) 条件:外部-政治条件(民主政治)、经济条件(市场经济)、思想条件
自身条件---科学、完善实施机制。
3) 宪法解释:人大常委会
4) 宪法修改:提案主体人大常委会、1/5人大代表
5) 宪法实施保障:我国宪法实施保障机制-政治保障、法律保障、组织保障、依靠任命群众。
16、 选举制度、民族自治制度、特别行政区自治制度
17、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
18、 国家机构
19、 立法的使用和备案:
1) 领导关系适当性审查:改变和撤销
2) 监督关系合法性审查:撤销
20、 深圳市政府规章备案主体:
1) 深圳人大常委会
2) 广东省人民政府
3)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
4) 国务院
深圳市特区法规:广东省人大常委徽、国务院、全国人大常委会
21、宪法复习线索:以李建为《重点法条解读》和万国季宏《讲座40》为主。